精選文章

購車心得 Toyota Prius C 我的省油達人

我的小C是在今年一月初交車的,一直找不到時間可分享我的愛車,剛好趁著上禮拜天空檔前去林口竹林寺拜拜保佑全家人平安,也替我的新車求個平安福,順便幫我的『小橘』拍了幾張美美的沙龍照。   平常都是騎摩托車或者是搭捷運通勤,但是台北的天氣冬天就是陰雨綿綿、夏天就酷熱無比,騎摩托車總會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想說工作也有段時間了,有能力買車了,加上家中即將有新成員到來,幾經思量與老婆大人討論後,決定購入人生中的第一台車。   一開始也不知道該如何挑選一台適合自己的車子,打算挑安全又省油的小車為主;經過兩個禮拜的試駕之旅看過了許多車款(yaris、sx4、tiida、polo、fabia、fit、focus),不是外型不討喜或不省油,不然就是安全配備不足,直到我遇見了 Prius C,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因為Prius C在路上的能見度不算高,自己本身喜歡標新立異,不喜歡開一台普羅大眾的車,在路上等紅綠燈時就像在車聚一樣。   業代在試乘時稍微介紹了這台車的概念,Prius C這台車的『C』有三個涵意包括了『City』適合行駛於都市走走停停的用車環境、『Clean』Prius C則是一台碳排放量低非常環保的車、『Compact』則是排氣量介於1.4公升至2.4公升的車子;也就是這三個概念組成了Prius C這個名詞,聽完了業務這番講解,對於我這個初次買車也真是上了一課。   接者就是比價,跑了好幾個展示中心問價格,就是問不到網路上菜單的價格,有點沮喪,業代也不太理我。剛好同事也才牽新車,跟他請教如何比價,他說有個網站Wewanted很不錯叫我來試看看。   發了懸賞單之後,就使用『快速詢價』服務,看看站方如何幫我。很快的,網站客服就跟我聯繫,聊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來沒問到好價格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去過許多展示中心,因此請他幫我避開曾賞車過的展示中心(怕會尷尬),請他找業績好的業務讓我比價(他們比較有議價空間)。推薦給我的業務的確很不錯,價格也有誠意,當然跟她買車。早知道我就不用花這麼多時間自己跑展示中心比價,Wewanted真的很不錯唷。   下面是小弟人生中的第一台車『小橘』,接下來就用照片介紹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愛駒。   這是我的小橘在台灣屬於第二代的車型,我在交車時屬於新舊交替的世代,當初也是考量許久,第一代雖然折價較多,但是以外型與內裝來說還是小橘的表現比較亮眼,最終還是決定購買二代Prius C。   因為是油電混合動力的關係,在Toyota的車系屬於Hybird的車款,廠徽都是做一個藍底的設計,這個藍底的Toyota廠徽也就是間接證明它是非常節能與環保。   在車頭的部分也是第二代與第一代具有差別的地方,第一代車身身線條較不明顯從外觀看起來也就比較內斂,而第二代的進氣霸採雙色設計,中間橫條則使用了黑色鋼琴飾板,讓這個俏皮的顏色中多了一點叛逆,左右兩邊霧燈也做了一個比較誇張的線條設計,讓我的小橘更活潑了些。   鏡頭一轉我們來看到車尾的部分,左右兩邊的燈組依序排列從上至下分別是方向燈、剎車燈、倒車燈,而上方比較突出的是尾翼,而三煞車燈的位置也隱藏於其中,具業代說法這誇張的尾翼造型不光只是好看,在高速行駛時能夠有助於車身的穩定;當然在這種五門的掀背小車,後雨刷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看完了外觀我們來看內裝吧,具業代的說法第一代的車型內裝較為單調,而第二代的Prius C在扶手旁的飾板及中央控制的周圍都是使用鋼琴黑色飾板,做為一個搭配。   這駕駛的座椅都是必須要手動做為調整,較特別的地方為這座椅不只可前後移動,角度還可做變化,就連上下也都可以依個人身高去做改變,真的是一項相當貼心的設計。   Prius C的車價雖然不到一百萬,但是安全配備卻是一點都沒有偷工減料喔,Prius C一共有七顆安全氣囊,不管是正面還是側面,安全的防護可是滴水不露,Prius C不止在被動安全獲得滿級分,在主動安全表現也很完美喔,有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HAC上坡輔助系統、BOS剎車優先系統,不到一百萬的車價就可以買到如此完整的安全配備,讓我在開車行駛上路時也多了一份安心。   我的小橘可以將後座椅背傾倒,讓老婆大人再購物的時候可以不用擔憂行李廂放不下的困擾,還可以依物品尺寸的不一樣,去做變化及調整。   雖然小橘不是昂貴的名車,但是它也有高檔的配備,尤其是自動感應鑰匙,像我的公事包裡面總是裝了許多的東西,例如筆機型電腦、手機、皮包一大堆等等,每次要找東西時都要把所有的東西倒出來才找的到,有了這個功能確實方便了不少。   交車至今差不多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剛破了一千公里的大關,我也想分享一下,小橘帶給我的新感受,它是一台油電混合動力車與我之前駕駛的經驗截然不同,發動汽車時則會讓我誤以為車子沒有啟動的錯覺,在車子行駛時數40公里以下時是使用電力去推動,非常安靜,這種平順與安靜的感覺與一般的汽/柴油車款完全不一樣;因此動力表現只能說非常普通,有多少馬力、扭力就不是我在乎的點,只要足夠應付我上下班通勤,在市區/郊外行駛就足矣。我比較關心的是小橘的油耗,畢竟要天天開著它上下班,如果是一台吃油怪獸,那我可是會受不了的,就官方的數據Prius C 油耗一公升平均可以跑到26公里,但是大家也知道官方的東西看看就好,倒不如我實際來分享我自己的油耗,二個多禮拜加一桶油,上下班來回的距離大概是四十公里左右(市區居多),而小橘一公升都能夠跑到約22~24公里的表現,也果真不負『C』的涵意。   最後,感謝Wewanted的購車協助,特地在此開箱與大家做分享!      
繼續閱讀 Read More...

資訊分享 胎壓偵測器(TPMS)的用途與重要性

汽車輪胎背負著整部車與路面第一線接觸的使命,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胎紋與胎壓更是影響車胎正常運作的重要角色。那該如何能判斷這兩個因素是否正常呢?胎紋很簡單,從外觀即可初步判斷是否過度磨損,但胎壓卻無法第一時間從肉眼看出是否正常,而不正常的胎壓很有可能引發爆胎的危機,不可輕忽,常引發嚴重交通事故。有鑑於此,政府在103年底也公布了兩項與車胎有關的法規:立院三讀 汽車輪胎紋不足至少罰3000元(蘋果日報)、下月起 新車強制裝胎壓偵測器(蘋果日報)。   接著來看一段爆胎影片集: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J1-yPHPaU)   由於胎內氣體會透過輪胎的毛細孔慢慢滲出,而這個部分駕駛人往往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低於標準胎壓很多了,加上很多駕駛人在事前沒有檢查胎壓的情況下就上路,意外就此發生,這時候如果有胎壓偵測器TPMS就能即時得知胎壓狀況,提高駕駛人的警覺心。也因此政府才會於103年11月起強制規定新車領牌時需加裝胎壓偵測器,WeWanted也從近期的懸賞單發現,胎壓偵測器成為熱門的汽車配件添購選項。   何謂TPMS? 胎壓偵測系統(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顧名思義就是輪胎壓力檢測系統,最早出現在1986年出廠的保時捷959車款上,後陸續導入卡車或大型客車上。目前台灣的進口品牌大多已內建胎壓偵測器,因此能夠直接領牌上路,而部分國產品牌為因應法規,推出了原廠的胎壓偵測器供消費者選購,於出廠前安裝,方可領牌。坊間也有許多胎壓偵測器商品,可供消費者依自身需求挑選適合的胎壓偵測器。   TPMS可以針對輪胎內的胎壓與溫度進行監控,不論過高或是不足都會發出警告提醒車主注意,並以液晶螢幕顯示胎壓與溫度的數值。胎壓偵測器是以安裝在輪胎上的偵測器本體,透過無線電波將訊號傳遞至車內的接受器,並透過顯示器,呈現出數值。 ↑TPMS運作原理示意圖。   安裝TPMS的好處 1.事前主動安全 汽車的安全配備如ABS、ESC或安全氣囊等,都是在事故中產生作用保護人身安全,而TPMS則是在事前出現危險徵兆發出即時警報,更能有效避免災難發生。   2.延長輪胎使用壽命 根據研究指出,車輛行駛時,胎壓低於正常值10%,輪胎壽命會減少15%,TPMS能偵測即時胎壓狀況,延長輪胎壽命。   3.減少燃油消耗,省錢省能 胎壓過高,抓地力會下降,進而提昇輪胎消耗;而胎壓不足則會增加油耗,胎壓低於標準值30%,油耗會上升10%,因此使用正確的胎壓能夠達到節能省碳的效果,順便保護荷包。   4.避免車輛部件異常磨損 胎壓不均容易使車身重心偏移,影響懸吊系統與煞車系統的平衡性,日積月累造成的磨損會是很大的傷害。 TPMS的類型 胎壓偵測器主要分為間接式與直接式兩種:間接式並非直接偵測胎壓數值,而是偵測輪胎的轉速,若系統偵測到某一輪轉速與其他輪胎的轉速差異過大,則會提醒駕駛人注意檢查胎壓,由於間接式是使用相對胎壓,故無法得知胎壓真實數字,如果多個輪子皆胎壓不足,間接式系統便無法判斷胎壓的正確性。而直接式的胎壓偵測器,是直接透過安裝於車輪上的偵測器本體,直接測量胎內氣壓與溫度,可以得到準確的胎壓數值,為現在的主流模式,也是本文的探討重點。依安裝方式分為胎外式與胎內式:   胎外式 的偵測器本體安裝於原本的氣嘴上,取代氣嘴蓋,優點是安裝方便,拆掉原本的氣嘴蓋即可自行裝上,缺點是好裝也好拆,可能容易遭人輕鬆偷走,部分廠商有附加防盜螺絲,來減少失竊率,但間接造成打氣不便。而掛在器嘴上的偵測器重量提高,行駛中的晃動可能會造成橡膠氣嘴斷裂。 ↑胎外式偵測器本體。(來源:http://24h.pchome.com.tw/prod/DEADBS-A900536BO)   ↑胎外偵測器本體安裝示意。(來源:http://24h.pchome.com.tw/prod/DEADBS-A900536BO)   胎內式 偵測器本體安裝於胎體內,取代原本輪胎充氣的氣嘴,優點是隱蔽性高,不容易被盜,缺點是必須將輪胎拆下來安裝,且偵測器本體較大,安裝時需再調整輪胎平衡,工程較大,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操作。 ↑胎內式偵測器本體。(來源:http://www.w-shield.com.tw/tpms2-1.htm)   ↑胎內偵測器本體安裝示意。(來源:http://www.w-shield.com.tw/tpms2-1.htm)   顯示器則有LED型、HUD型以及整合型,LED型多數為一個塊狀主體,可以外掛在汽車中控台附近,好處是直接安裝,插上點煙器即可使用,近來也有整合至後照鏡顯示的產品,以減少空間佔用;HUD型是將數值反射至前擋玻璃上顯示,優點為不佔用中控台空間,且行駛中方便查看數字,有些還能將車速資訊同步整合至顯示器中,缺點是線路安裝較為麻煩,需由專業人員協助。整合型則多半為車商原廠提供,將胎壓數值直接呈現於車輛的中控螢幕、儀表板上或是車上的預留孔,優點是整體性較完整,缺點則是費用較高。 ↑各式顯示器形式。(來源:網路)   究竟要挑選胎內式還是胎外式的比較好呢?WeWanted請教了專業的輪胎技師,一般較推薦胎內式的胎壓偵測器,一來結構較牢固,二來較無失竊風險,且置於胎內,體積較不受限制的情況下電池續航力較久,多半可使用五年左右,即便較胎外式多出一筆安裝費用,平均起來仍算是經濟實惠,初次安裝連同輪胎一起更換還可省下部分安裝費用。不過,由於單獨安裝胎內式胎壓偵測器,不更換輪胎,工資非常高,故較多車主選擇安裝胎外式胎壓偵測器(有防盜功能)。 結語 根據統計(資料來源:高公局),高速公路上車禍事故發生超過8%是肇因於輪胎因素,包含胎壓過高、胎壓不足等原因,且在車行速度160公里的情況下,死亡率近100%,爆胎已成為目前汽車交通事故的重大原因之一,WeWanted強烈建議車主,為愛車加裝胎壓偵測器,為行車安全加分!   想知道現在詢問度最高的胎壓偵測器是哪一款嗎?請看「熱門汽車配件排行榜」。  
繼續閱讀 Read More...

開箱報告 「動靜皆宜」INFINITI Q50 2.0T 開箱

月初牽了愛車FINITI Q50 2.0T,正好禮拜六下午遇到美麗的夕陽,拍幾張新車照片做個紀念,順便開箱分享給對Q50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再來一張合影(只有我的影子入鏡),車側的線條好美~   漂亮的車尾,左右對稱的排氣管。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陽光讓引擎蓋上的曲線更立體,殺氣騰騰的車頭燈也很帥!   真皮包覆的多角度方向盤,好握不滑手,中間有閃閃發亮的廠徽鑲嵌其中。   方向盤左側的音響與電話控制模組。   方向盤右側的定速模組。   上中控螢幕,採用霧面設計,低反光,好辨識。平時顯示只有時鐘,似乎有點浪費這樣的大螢幕,如果胎壓或是其他的行車資訊可以呈現出來的話就會更好了!   下方的中控觸控螢幕,鏡面設計,手機拍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要說明一下,這兩個螢幕的解析度很高,畫質優,挺賞心悅目的!   中央鞍座的設計簡潔有質感,因為使用了benz變速箱,取消了手煞車的設計。   標準模式的儀表板,呈現藍色的底色。   運動模式的儀表板,紅色的熱血沸騰,轉速表跟時速表沒有換成紅色有點可惜,可能是怕車主太熱血吧...(亂猜的)   車門內側的皮質包覆與把手都很有質感。   座椅的電繡INFINITI標誌。   寬敞舒適的後座空間,支撐性很好,不會過軟,久坐也舒服。   後座出風口,讓乘客也能清涼舒服。   LED頭燈,亮度滿分!   後視鏡的方向燈,與車身相似的曲線。   以下是我購車的心路歷程,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下:   原先設定要買中大型房車,Toyota Camry或是Honda Accord,可是要買到安全配備齊價格也要120到130萬,卻總覺得內裝質感似乎不夠水準,與家裡的老婆大人討論後,決定放寬預算到150萬上下,因此往進口車方向找尋。符合條件的是看Infiniti Q50 豪華版與Lexus ES300h 豪華版,但是在2014年底政府取消進口油電車貨物稅減半補助以後,ES300h突然間多了二十幾萬的價格讓我只好果斷放生、鎖定Q50了。在網路上對Q50做了一些功課後,發現對它的評價非常好,不管是公開測試或是媒體報導,一面倒都是正面的評語。試駕以後我跟老婆都非常滿意整部車的品質,就決定買下這輛我人生中第一部的進口房車。   交車後幾天開下來的感想: 1.外型: Q50的外型吸睛度真的很高,開在路上,都可以看到路人駐足多看一眼、或是品頭論足一番,的確滿足了我這個車主的虛榮感啊!!甚至還有路人跟我打聽車子的消息,我想當下我的表情應該很驕傲吧!XD。我覺得在Q50身上的板金曲線,搭配白色烤漆比起黑色漆更有美感。LED頭燈、日行燈與車頭線條的結合,勾勒出來的不是只是高雅的氣度,更多了份說不出的動感。車尾的雙出尾管也宣告我是不好惹的XD。   2.內裝與空間: 車內的部份讓我最有感覺的是方向盤的縫線手感,由於Q50方向盤不是正圓形,在一些彎折與突出的地方,比起正圓方向盤,更不容易滑手。而雙螢幕的中控台,整合了好多的高科技,從音響、空調到車身的一些微調,都可以透過觸控式螢幕或是快捷控制旋扭進行操作;車室空間也是Q50的重點,除了內裝材質的運用細膩講究外,前後座的空間都非常充裕,平日老婆跟兩個寶貝坐後座,一點也不會擁擠,雖然只剩我孤獨一人在前座開車,但聽到他們在後座歡樂的嬉鬧聲,我知道我買對車了。   3.動力與操控: Q50使用與M-Benz C250相同的引擎與變速箱技術(也是我購買的原因之一),最高可以輸出211匹馬力,在一般模式下,就是平平順順,當然沒有暴力加速的貼背感,取而代之的是穩定攀升的加速力道;當從一般模式切換到Sport模式的時候,可以明顯體驗引擎調性的不同,方便讓我超車或偶爾熱血一下。操控性方面,整部車並不因為體型偏大而笨重,相反地,充沛的馬力與優越的懸吊塑造出來的Q50在過彎中的穩定性也是讓我覺得滿分的地方,開起來很有歐系房車的扎實感受。油耗方面,至目前粗略估計,落在7到15M/L之間(市區/高速),比起官方公布的數字低,或許是我偶有大腳,加上實際上路畢竟跟實驗室環境是不同的,所以還算是在可接受範圍內。   最後要感謝Wewanted網站的幫忙,在找車購車的過程中提供了很多協助,所以在此分享開箱文回饋一下。   用夕陽下的Q50說掰掰~  
繼續閱讀 Read More...

購車心得 KIA Morning 靚麗版購車心得分享

剛拿到車,迫不及待跟大家分享我峰迴路轉的kia morning購車心得。原本鎖定的車款是suzuki alto,來當做上班代步用。耳聞wewanted服務很不錯,特別是對初次購車的新手幫助很大,就趕緊來氣跨買。沒想到慘案發生,客服幫我詢問的結果,alto在去年11月底就賣完了,業代說短期不會再進口。怎麼辦呢??客服跟我說類似同預算跟等級的車(50萬內辦到好、5門車款)還有nissan march跟kia morning,要不要去看看實車呢。遂請他幫我安排賞車試乘,讓我來做比較。   嗯,推薦的業代素質都很好,讓小女子我很放心,試乘後其實覺得差不多。最後挑選morning,除了是外觀比較討喜外,車商又推出延長保固至5年,並贈送3年保養,覺得很划算。價格的部分,由於業代交代不能透漏,只能說很滿意。議價時業代淡淡的說,只要誠意購車,價格絕對不輸人,因為已經是底價了XD,他不怕比較。並說透過wewanted尋求協助的客戶很聰明,因為自行到門市的客戶很容易被當肥羊,而從那來的就知道是想比價,價格自然很優。聰明的你,懂了吧!!!   附上一張交車照片,有圖有真相。  
繼續閱讀 Read More...

開箱報告 New Mazda3 開箱分享-衝動?魂動!

我是最早一批拿到車的車主,非常興奮,迫不及待發一篇熱騰騰的New Mazda3 開箱文,以饗各位車友。去年初去日本玩的時候,在成田機場裡面看到日本代號AXELA的New Mazda3,美得令人驚豔,回台後還一直念念不忘,從網路上得知台灣Mazda要將他原裝進口後,便一直期待可以訂購的那一天。原本就有計畫要買一部安全性比較高的車款,在網路上看到關於Mazda3的各國安全測試都拿到亮眼的成績,這樣一台既符合我對安全性要求,外型又好看的車,實在是可遇不可求,有鑑於網路上討論的熱烈程度,怕動作慢了就買不到,在開放預購的第二天我就跑了幾家營業所打聽,知道全國的價格都很固定,沒有議價空間,就在我家附近的營業所預訂了一台魂動紅的五門車頂級款,連實車都沒有看過就搶在第一批買,現在想想這真是個很衝動的決定!   在等交車的過程中,陸陸續續看到有人分享的試乘心得,大部分是好的,可是有看到一些負面的評價,比如說:「車窗拉上來,玻璃與門框接觸時,會有"咔"的聲音」、「行進間輪胎的聲音很大,車內覺得很吵」、「方向盤太輕手」、「後座空間太小」等,讓我有點擔心,老婆也覺得這樣訂車實在太衝動了,是不是有考慮要退訂?不過   等不到兩個月,業務通知車子終於來了,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去交車,一見到他,心裡面的疑慮全都拋諸腦後,只剩下一個想法"我的車好美!",交車過程中都在想著:等等就可以開了~等等就可以開了~等等就可以開了~,這樣的興奮感,我想剛買車的朋友一定都會懂得,特別是買Mazda3這樣近乎完美的車款(偷用一下別家車廠的廣告詞)。   馬上來分享一下拿到車以後,去河濱公園拍的照片,天氣非常好,連老天爺都為我買到好車而感到開心!   ^ 美麗的魂動紅,多一萬即可擁有,讓人捨不得刮傷的烤漆,在藍天的襯托下更顯得耀眼。   ^ 太陽剛好反射在車頭燈的尖角與「魂動之翼」水箱罩框的交界,彷彿眼神發光。   ^ 有人說攝影的奧妙在於眼神,就再來一張銳利的眼神照吧!   ^ 方向燈在霧燈在下的結合,在前保桿的位置,讓頭燈部分不必負擔方向燈功能,可以更簡潔的呈現。   ^ 後照鏡,採用兩色設計,更有層次感,正面看後試鏡方向燈看不出來。   ^ 優雅玲瓏的車側線條,可以從倒影看出板金的曲面變化,也可以看到後視鏡方向燈的位置。   ^ 車型銘牌與一樣銳利的車尾燈。   ^ SkyActive科技銘牌,代表車上最先進的引擎科技。   ^ 車側的線條,五門車型就是好看,好像一頭隨時要撲人的動物。   ^ Mazda3的心臟,SkyActive引擎,引擎室空間不大,卻被塞得滿滿的。   ^ 前車室空間。   ^ 儀表板,有點像是哈利波特小說裡的金探子,一個中心的圓形,配上兩片翅膀。   ^ 雙區獨立恆溫空調,很像老式的汽車音響,原本以為他可以調音量...,上面那塊空間有特別的功能,下一張圖說明。   ^ 沒有繫上安全帶的時候,這個小空間就會亮燈提醒,不只駕駛看得到,副駕駛也可以看到。   ^ 排檔桿的設計有點像是性能車的手排桿,下方的皮做工很精細,手感很好。   ^ 在排檔桿後方的是螢幕系統的操作區,使用上很直覺,開車中不能使用螢幕的觸控功能,但是透過這個直覺的操作介面,也可以方便的使用。   ^ 手煞車也包覆皮革,細緻的縫線,讓拉手煞車也是一種享受!   ^ 鑰匙的表面非常有質感,金屬部分用霧面處理,摸起來不沾指紋,很順手,細細一塊,方便入袋。   ^ 發動與熄火都是用按鈕,這似乎是現在的趨勢。   ^ 這是中央控制觸控螢幕,很多功能可以在裡面進行設定,整輛車帶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 Mazda3的導航系統尚未整合完成,業務說在六月份的時候可以加價安裝。   ^ 點煙器、USB與SD卡插槽整合在中央扶手區域,導航要安裝的時候就是透過中間的SD卡插槽灌入軟體,右邊的空間就是拿來放手機的,還有可以讓線通過的凹槽,非常細心。   ^ 在方向盤左側有安全性配備的開關,這是我最在乎的部分。   ^ 方向盤左邊的控制扭,可以使用藍芽電話、語音與音響控制。   ^ 右邊則是定速系統設定區,手不必離開方向盤就可以安全的操作。   ^ 換檔撥片,越來越多自排車有這樣的功能,偶爾可以熱血一下。   ^ 很好用的油門踏板,回饋力道與踩踏角度都很符合人體工學,踩久也不痠。   ^ 五門車的後門大開口。   ^配合平整的後座椅背,可以放入較大型的物件。   ^ 網路上的開箱文常會找自己的女王入鏡,但是我家女王實在太害羞了,所以只好我親自上馬,既然是親自上馬,又是馬自達,所以就來個馬頭吧!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後座空間確實是比較狹小一些,腿部空間頂多不會碰到前座椅背,但實在無法伸展。   ^ 防炫光後照鏡,目前還沒有特別的感受,前面配的是一我另外加裝的行車記錄器。   ^ 抬頭顯示器顯示的呈現,目前只有顯示時速,六月份安裝導航的軟體更新以後,左轉右轉的方向指示也會顯示在抬頭顯示器上面(可惜的是,導航軟體的更新還要加錢,不過我應該還是會乖乖去付錢...)。     網路上試駕心得提到的一些負評,對我而言其實都不是什麼問題:我的Mazda3不會有車窗咔的聲音,就是順順滑入門框裡;輪胎的噪音應該是原廠附的性能胎的關係,這條胎明顯比較薄,震動與聲音偏大也是合理的,到時候換掉就好了,只是18吋胎比較貴一點,換胎費較高可能是另外一個問題...orz;方向盤回饋力道適中,可能是我自己喜歡輕一點的手感吧,我覺得這樣子的力道剛剛好。只有後座空間太小這點,對我來說是比較真實存在的問題,我身高179cm,坐進去真的是"緊繃"兩個字形容,還好我的位子在前坐,後座載人機會不多,所以只能請我的後座乘客多多擔待啦!XD Mazda3的動力表現不是那種踩下油門就讓人黏在椅背上的狂暴份子,但也絕對不是溫文儒雅只求及格的堪用動力,它的引擎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順順的到達高速,而聰明的行車電腦會判定油門的踩踏情況,給予不同的表現,比如說要超車,油門踩重一點,車子很機伶的就會給出更多的動力而不延遲;入彎時,車頭的指向性很精準,不會發生往外偏移的情況;出彎後,要回到直線時,只會有一次從外側晃回內側的感受,不會有多餘的擺盪,說拉回來就拉回來 。到這裡我開始有點懂Mazda的造車新理念「人馬一體」是什麼概念了,講人車合一好像有點過分,但是Mazda3的感覺是他懂在開車的人,很人性化的配合著駕駛者的習慣與行動,做出最適合的反應。   一開始對於進口車的觀念就是破百萬才買得到,所以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掏出一百多萬來買車了,直到馬自達公布Mazda3的售價居然在百萬以內,而且完整配備直輸入,光這點就讓我按奈住那些車況的疑慮,耐心的等交車了,辦到好九十萬多一點點,套句網友的話:「好馬三,不買嗎?」完整的安全配備,漂亮的外型,日本進口的組裝品質,跟O達出奇蛋一樣,「三個願望,一次滿足」。感謝我的衝動,讓我買到馬的魂動。
繼續閱讀 Read More...

購車心得 Suzuki SX4 Crossover GLX-超「急」休旅

家裡的老車近期一直出狀況,因此有換車的打算,做了一些功課後,鎖定安全性高的Suzuki SX4 Corssover GLX;不巧的是上個月底車子突然在路邊大拋錨,維修的費用驚人。只好報廢處理,加上家母身體微恙需要常帶她去醫院就診,沒有車真的很不方便,因此買車變成最急迫性的事;到住家附近的兩間門市問車,接待業務說車子都已經賣完,最快要等到一月底才能交車(哇GG),並且業務試圖跟我推銷其他車款,不過...SX4不是我的菜,我要的是SX4 Crossover啊!!   剛好在PTT有位版友分享其菜單,跟他PM業務的聯絡方式。沒想到他是推薦我去WeWanted網站,趁下午工作空檔時上網站發了一張懸賞單,並選了快速詢價(後來覺得真的很快!),沒多久網站的客服先生來電,親切的問我看車狀況,我簡單跟他說了一下我的需求,要找現車,客服先生熱心的跟我解釋不同經銷商的庫存狀態會不一樣,會幫我詢問全省不同經銷商業務的庫存狀態,請我等候電話連絡。   隔天早上,客服先生來跟我聯繫,幫我問到有一家門市還有一輛現車,有興趣的話要趕快了解並給我業務的聯絡方式,還提醒我一些談車的注意事項。於是我趕緊跟這名業務聯絡,說明是因為他的客戶有在辦理貸款的時候沒有通過,所以退訂了,車色是紫灰色,雖然我原本想要的是白色,但有車我就該偷笑了,顏色呢?我就不強求了,條件談妥,就立即約了業務碰面談,當天就下訂。   簽約後我又手癢回去PTT詢問價格有沒有買貴,因為聽說急用車或是庫存車少的時候,業務會抬高價格賣,沒想到這位業務並沒有因為我急用車而把我當肥羊宰,給我的價格跟行情差不多,真是佛心來著。   WeWanted幫我解決買車的問題,還給我兩大驚喜,第一就是幫我找到現車!第二個是沒有買貴!有人說一個好的服務要做到超越客戶的期待,我想這部份WeWanted確實的做到了,非常感謝WeWanted購車好幫手,我願意推薦給有購車需求的朋友使用。   有圖有真相,與大家分享我牽新車的喜悅。  
繼續閱讀 Read More...

資訊分享 從IIHS撞擊測試來看汽車安全趨勢與國內高安全性車款

車輛安全性不是憑幾顆氣球論高低,必須從車身結構與事故預防看起,結構強度高能降低車身受衝擊時擠壓乘客的機率;安全預防系統甚至能避免生命財產的損傷;美國權威車輛安全評比機構IIHS,在其最新公布的測試報告中,加重了「前方撞擊預警系統」的測試比重,WeWanted特別整理了IIHS所公布2015年評比結果,並篩選出台灣有販售之高入榜,提供給將安全性做為優先考量的準車主參考。 何謂IIHS? IIHS是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的簡稱,由美國多家車險公司共同資助下於1959年成立,其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為非營利之車輛安全檢測民間機構,作為美國汽車保險參考,測試標準相當嚴苛,因此頗具公信力,相當適合作為消費者選購車輛安全性的重要參考依據。   測試內容重點與評選標準 撞擊測試內容項目相當多,還包含車頂強度、車側撞擊等,本文以「撞擊測試」中的「正面撞擊測試」為例子作說明,正面撞擊測試分為以下三種:   (1)100%正面撞擊測試 (2)40%正面偏位撞擊測試(Moderate Overlap Test) (3)25%正面偏位小區撞擊測試(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 Test) 最早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簡稱NHTSA)開始使用的撞擊測試,以車輛正面衝撞撞擊牆,評估受損與變形程度,判斷車體結構的強度。 IIHS於1995年1月開始實施的正面偏位撞擊測試,是將受測車輛以約64km/hr速度撞擊車頭偏駕駛側約40%的面積,較原本NHTSA100%正面撞擊測試更能有效評估車體結構強度。 IIHS於2012年8月首度實施,同樣以約64km/hr進行測試,不同的是本項目規範撞擊物為5英呎(約1.5公尺)高的固定障礙物,並以靠駕駛座僅25%的車頭面積進行撞擊測試,此項目更能反應真實行車時的撞擊情境。   其中(2)與(3)為IIHS採用的測試項目,多數現行車款多以安全籠的車體結構概念打造,在大面積比例(100%、40%)的撞擊測試中,因為受到車頭鋼樑與潰縮區的保護,大多能順利過關,而25%小區撞擊測試中,衝擊時的瞬間能量皆集中在極小面積上,因此撞擊區塊的A柱非常容易變形,且懸吊系統、輪胎甚至是其他引擎零件皆有可能入侵駕駛艙,威脅駕駛者的生還空間。IIHS加入了25%正面偏位小區撞擊測試後,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嚴苛的安全測試。   測試成績 IIHS的撞擊測試評分共分為四個等級:  G(Good優良)  、  A(Acceptable可接受)  、  M(Marginal及格邊緣)  以及  P(Poor不及格)  。各項目皆高分的車款可獲得TSP獎項與更高榮譽的TSP+獎項: TSP(Top Safety Pick) IIHS安全獎項,用以鼓勵通過評鑑的車輛,受測車輛必須在上述第(2)項的正面偏位撞擊以及側面、車頂強度與頭枕測試中,獲得G(優良)的成績,並在(3)正面偏位小區撞擊測試中獲得G(優良)或A(可接受),才能通過評比並獲得TSP安全首選獎項。 TSP+(Top Safety Pick+) 較TSP更嚴苛的IIHS安全獎項,除了必須要滿足TSP的條件以外,還要評比車輛的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必須在「正面撞擊預防測試」中獲得Basic(基本)以上的評價,如Advance(進階)與Superior(卓越)才有機會入選。   正面撞擊預防系統 為什麼2015年度的IIHS撞擊測試更加重視所謂的「正面撞擊預防系統」,並列入TSP+的評選標準中呢?我們先看一段影片,Volvo車主在駕駛途中,遭遇前方車輛緊急停車,前方撞擊預警系統即時作用,並以更快於人類駕駛反應的速度停下車輛,避免了一次碰撞: 延伸閱讀:Volvo Trucks Emergency braking at its best!(Volvo自動煞車連卡車都可以煞住)   所謂的「前方撞擊預警系統」包含了偵測、提醒、煞車輔助等三要件組成,透過攝影機或是雷達,取得前方路況資訊,經由電腦判讀,在車內的儀表板或是抬頭顯示器上呈現,並預判即將發生事故而車主未即時做出反應的話,便主動介入煞車與動力系統,立即降低車速,減少動力輸出,以避免碰撞或是降低撞擊損害。   各家車廠針對「前方撞擊預警系統」有不同的命名,以下舉幾個例子: Volvo富豪:CWFAB (Collision Warning with Full Auto Brake)碰撞警示暨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Subaru速霸路:EyeSight Mazda馬自達:SCBS (Smart City Brake Support)智慧行都市煞車系統 Mitsubishi三菱:FCM(Forward Collision Mitigation)主動式智慧煞車輔助系統 Mercedes-Benz賓士:Pre-Safe Brake   了解前方撞擊預警系統後,來看一下如果沒有這個系統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最近一則新聞:   【更新】扯!下橋硬闖撞翻騎士1死2傷 闖紅燈逃逸遭攔辯暴衝     影片中肇事車款如有配備「前方撞擊預警系統」,在接近前方機車陣時,系統即會自動停下車輛,即可避免憾事發生。古有云:「預防勝於治療」,前方撞擊預警系統關鍵在於「預警」兩個字,與ES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一樣,都是在出現危險的徵兆時,由科技介入並以更快的反應做出應變措施,藉以保護車上乘客的安全,各家車廠也莫不在安全科技上更下心力,為的就是提高自家車款的安全性。   入選車款 本次IIHS於2014年12月底公布入選的車款共有71輛,以下提供WeWanted整理有在台灣販售的車款資訊(完整名單連結):   由上表可知,在國內想買得到貨真價實的「TSP+」車款,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入選TSP+榜單 2.必須跟美國送測是同一廠生產 3.必須配置:正面撞擊預防系統(Front crash prevention) 滿足以上條件的車款包含: Volvo:S60、V60、S80、XC60 Mazda:Mazda6、Mazda3 Infiniti:Q50、Q70 Mitsubishi:Outlander PHEV(油電版進口)   另外提醒讀者特別注意:有些車廠在受測車款國產化或是進口時,基於法規不同或成本策略考量,車輛之規格、結構與受測的美規車款有所差異,且比較可惜的是部分車款在引進時,取消「前方撞擊預警系統」的配置,以致在國內販售的版本安全性低於美規車款,以下列出該類車款: Subaru:Legacy、Outback、Impreza、XV、Forester Lexus:CT200h、RC、NX Toyota:Prius Mazda:CX-5 BMW:2series Mercedes-Benz:E-Class、M-Class Audi:A3   結語 國內車主的購車需求,除了駕駛樂趣、空間大小與省油因素外,安全性逐漸成為準車主的購車首要條件,從12月份的銷售報告可以看出,馬自達New Mazda3與現代Elantra EX銷售成績皆相當亮眼,就是因為兩車款都搭載了比同級競爭對手更為完整的主被動安全系統,如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C,因此倍受準車主的青睞  。WeWanted誠摯希望各車商如看到本文,能站在消費者立場,不要拿掉安全配備,保持完整的安全性,讓車主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下駕駛愛車。   想了解國內百萬元以下的安全車款?請看:「汽車安全配備齊全且價格在一百萬之內的車款分享資訊」 什麼是「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C」?請看:「淺談汽車主動式安全配備-ES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繼續閱讀 Read More...

車市新聞 國產MPV新勢力 KIA Carens 2.0科技版

對於車迷來說Carens這個名詞說並不陌生,早在數年前Carens年度代言人就找上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KIA在今年11月重返台灣市場,先後推出SOUL、Morning、Optima等車款,這是KIA重返台灣車市所推出的第四個車款Carens。   Carens 4.5的車身尺碼,5+2的七人座空間,在這個級距休旅車雖然不算是主流車系但仍然具有市場,放眼目前台灣車市在這個區間的車型包括了Toyota Wish及Mazda 5;而Toyota所推出的車系一直以來都是熱銷產品,Wish在這個5+2的休旅車市場佔了將近七成的佔有率,不過Wish及Mazda5等車款都已經問市一段時間,此時Carens投入5+2的休車旅市場,可望獲得更關注,也讓消費者能有更多選擇。   造型外觀 Carens屬於多功能休旅車,客群偏向家庭為主,自然在外觀設計上表現得中規中矩,沒有用誇張的線條來修飾車身。車頭的部分Carens採用了家族式設計的虎鼻式水箱,並且全車系都搭配魚眼頭燈,但要在旗艦款以上的車型才具有HID燈泡,車頭燈下方使用LED晝行燈,讓車頭的整體更顯炯炯有神。   車尾造型的部分,第三煞車燈使用LED燈條並且刻意提高了位置,在後煞車燈及廠徽下方搭有橫條鍍鉻飾板,也為了更符合家庭用車的概念,而將排氣管做隱藏式的設計,車尾的設計並沒有使用誇張的線條,營造前衛的風格,而是簡單、樸素的概念,乾淨素雅才是這台車的樣子。   車室內裝 車室內的配色以黑色做為基底,打造出簡約風格的感覺。而Carens在中央控制台使用上下分層設計,上方為資訊顯示區,下方是操作按鈕區,讓駕駛著在使用上面能夠更快上手。Carens在A柱下方部分刻意留下小面積三角窗,實際上路A柱下方的三角窗的確能夠有效降低轉彎死角的困擾。   儀表版採雙環的設計,左右兩邊分別是汽車引擎轉速及時速錶,而在這中間則是LCD儀表,在這4.2吋LCD儀表版上方可顯示車身目前動態,包括了油表、水溫已及胎壓偵測等各項行車資訊。   中央控制台則有一台八吋的多媒體螢幕(科技版以上等級才有),這台八吋的螢幕搭載Android系統,內建就配有PAPAGO導航系統,再與手機網路做連結之後,就可以在Youtube上看影片及到Wewanted購車好幫手遊覽最新的車市資訊,整體在使用上的感覺,與一般平板電腦一樣流暢及快速。另外,原廠有提供選購服務,可加裝的倒車顯影及行車記錄器,據了解價格平實。   內裝配備 Carens全車系標配雙區恆溫空調,後座冷氣出門口、定速系統及限速系統等配備。在主動安全的部分,全車系標配VSM電子車身穩定系統、ABS防鎖死剎車系統、HAC上坡輔助系統、TPMS胎壓偵測系統。在被動安全Carens表現就有點小失望,未配備與海外一樣提供6顆安全氣囊,誠意稍嫌不足。   動力表現 Kia Carens搭載2.0升自然進氣引擎,在6500轉時發揮大馬力150匹,扭力在4800轉時可發揮19.8公斤米,搭配六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帳面上看起來這數據並沒有特別出色,150匹馬力19.8公斤米扭力,實際上路之後油門的反應雖不上是兇猛,但還算是輕快,並搭載六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順暢,滿足一般行路需求。   結語 Kia Carens主打對家庭休旅車消費族群,提供多樣便利配備(Smart key,換檔撥片),同時配備VSM動態車身穩定系統及HAC上坡輔助系統,對著重安全消費者有一定吸引力,可惜只搭載兩顆安全系囊,稍嫌不足。此次Kia Carens重返台灣市場來勢兇兇,是否能撼動Wish這個級距的龍頭,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 Read More...